巢湖之畔,合肥市加速建設國家實驗室、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等“國之重器”;
長江之濱,蕪湖市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3.48%,居全省第一;
皖北平原,蚌埠市大力推進新能源、新型顯示、智能傳感器、生物化工等四大產業集群發展;
…………
初夏時節,行走在安徽看創新:皖江兩岸,科技之花綻放;江淮大地,星星之火燎原。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安徽要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在‘十四五’時期全國省區市排位中繼續往前趕,關鍵靠創新。要繼續夯實創新的基礎,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安徽矢志將創新型省份建設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打造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
論區域創新能力,安徽已從5年前的全國第十,躍升至第七,居全國第一方陣。
抓住關鍵,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實驗室中,圍繞集成電路技術開發,科研團隊正在攻堅克難。從公司組建,到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全芯智造技術有限公司僅用了3年。
“我們先后獲得安徽省科技廳重大專項定向委托、合肥市科技局‘關鍵核心共性技術攻關’等項目研發補貼。”公司副總裁鐘秀梅說,大部分獎補資金再次投入科研。
近年來,安徽推動科技人才、創新平臺、儀器設備、科技項目、成果獎勵等向企業傾斜,鼓勵企業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如今,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達1.5萬余家,每天誕生11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7萬余家。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的一部分,安徽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人造太陽”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403秒,創造新的世界紀錄;聚變能源、深空探測等領域持續并跑領跑……
健全前沿科技研發“沿途下蛋”機制,安徽基礎研究優勢正轉化為產業創新動能。
在位于合肥的科學島上,為了研發抗癌新藥,齊紫平經常“泡”在實驗室中。早上8點,打開燈光,隨后,配藥、喂藥,觀察、記錄,進行動物藥效實驗。“爭分奪秒,只為早點研發出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劉青松團隊成員齊紫平一邊分析實驗數據一邊說。
去年8月12日,穩態強磁場大科學裝置創造了場強45.22萬高斯的新世界紀錄。依托衍生成果,針對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等疾病,劉青松團隊的研究實現新突破。
目前,圍繞能源、大健康、人工智能等領域,安徽省域內已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12個。生物技術、材料技術、等離子體技術等產業技術接連從中誕生。
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上鍛造長板,安徽推動形成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
前不久,聚焦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創新鏈斷鏈、卡鏈和薄弱環節規劃布局,安徽組建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48家。
“預計到2025年,在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中,以企業為主體培育建設聯合實驗室將達100家以上。”安徽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創新驅動,科技創新勢能加快向發展新動能轉化
大屏上,生產數據實時跳動;車間中,機械手臂運轉不停。一塊塊銅陽極板由無人駕駛車運輸,一摞摞電解銅板經機器人剝離、打包——少了“銅花四濺”,多了“智慧大腦”。走進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銅業分公司廠區,科技感撲面而來。
“作為傳統的銅冶煉企業,我們一直在探索轉型升級。既進行智能化改造,又探索節能環保,雙管齊下。”金冠銅業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經理文燕說,通過改進工藝,冶煉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實現回收再利用,“一年可發電2億千瓦時。”
以銅為基,綠色轉型,銅陵市大力發展新能源、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抓住銅、延伸銅,銅陵市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入列第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銅陵市的銅合金材料、馬鞍山市的高鐵車輪、淮南市的綠色礦山建設……安徽以創新驅動引領,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江淮大地處處向“智”而行,逐“綠”而進。
在合肥高新區,有條“量子大街”。
走進科大國盾量子科技園,合肥量子城域網總控制中心大屏上,實時更新的數據引人注目。8個核心網站點、159個接入網站點輻射的光波,織起一張覆蓋合肥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
2022年8月,國盾量子參與建設的合肥量子城域網正式開通。“這是量子通信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重要轉折點。”國盾量子技術專家谷風波說。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合肥以產業聚集發展模式為路徑,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產業”雙高地。
過去5年,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8.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1.6%。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6000多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業、80%以上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從北京中關村到皖北大平原4年,坐落于阜陽市潁泉經開區的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一片片納米晶軟磁材料正被切割,一盤盤泛著銀光的產品等待打包,發往廠商制成元器件后,可應用在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智能手機上。政府幫著協調廠房,企業專心研發投入,這個由畢業于北京大學等高校博士組成的創新團隊銳意進取,成長迅速。
“我們還和中科院物理所等開展產學研合作,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強磁場’。”公司總經理鄧畢力說。
深耕專業領域,聚焦關鍵技術,專精特新企業作為生力軍,持續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
截至今年5月,安徽共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740戶,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7戶,占全國總數的5.3%,數量居全國第七、中部地區第一。
筑牢基底,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
求學、創業14年來,90后賀羽這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已成了新安徽人。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他,有一個參與振興國家科學儀器產業的夢想,于是毅然投身量子技術和科學儀器的產業化發展中。
為什么是安徽?賀羽直言,看中的是創新創業環境。這里既有基礎研究,又有產業聚群,還有真金白銀。“創業初期,資金不足。依據相關政策,合肥高新區給我們免了房租。緊接著,又拿出60萬元資金支持。”
如今,賀羽不僅帶領團隊入選“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廬州產業創新團隊”和“江淮硅谷創新創業團隊”,他本人還獲得了合肥市高層次人才認定。對于企業招收的緊缺型人才,合肥給每人提供3至5年房租補助。
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安徽正全力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
從強化人才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保障,到完善安家補貼、住房保障、科技分紅等激勵制度,從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到建好大院大所等平臺載體,安徽以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環境留人和事業留人。2022年,安徽省新增人才84萬、總量突破1100萬,入選國家級計劃1300余人、居全國第八位。
位于蚌埠的傳感谷,燈火通明。
設備陸續進廠,機器加緊安裝,3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內,人來車往,一派繁忙。施工人員正在刷墻,對廠房建設進行收尾。“加班加點,爭取趕在年底實現3條工藝生產線投產,早一天投產早一天見效。”蚌埠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聞建忠說。
2021年,瞄準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中國(蚌埠)傳感谷應運而生。安徽省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傳感器產業共性技術研究中心等近20個創新平臺在此集聚,70余家智能傳感產業重點企業入駐。
為解決中小芯片設計企業封裝測試難題,蚌埠經開區正打造中試平臺。“投資3億多元,建成后,能為中小企業提供陶瓷封裝、玻璃封裝等工藝測試,像共享廚房一樣。”蚌埠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二級調研員張鵬遠說。
傳感谷打造產業化中試平臺,是安徽加快推動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安徽省開足馬力,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樣打造創新環境。安徽省委主要領導表示,當好科學家、人才和企業的服務員。立志成為世界一流創新中心的“科大硅谷”,面向全球招募合伙人,已有來自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個團隊報名申請。
4個月,是合肥中科科樂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從謀劃到落地所用的時間。
科技成果轉化專班發掘,合肥市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各投資200萬元,合肥高新區科創基金投資300萬元,2022年8月,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昶樂的“聚烯烴彈性體封裝材料項目”為基礎,公司組建。公司總經理周江駿說,這三筆基金,給了他實實在在的信心。近2000萬元社會資本緊隨其后,也讓企業科技創新底氣更足。
怎樣為科技成果轉化引來金融活水?近年來,安徽創新科技型企業融資機制,加快科技金融融合發展:牽頭組建母基金總規模達126億元的天使基金群和人工智能主題母基金,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基金叢林;設立2億元的科技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帶動銀行向1萬余家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超511億元……
行進在創新型省份建設之路上,下好“先手棋”、開鑿“源頭水”、搭建“登云梯”、勇闖“無人區”。今日安徽,不待揚鞭自奮蹄。